“清华学子走基层,共话青年成长路”-走进沐光助学公益工程首个试点院校省商务技术学校带动乡村圆梦赴陕实践纪实
导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要把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都转移到乡村振兴建设上来。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作为转战陕北的重要一站,充分激活当地红色资源,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惠及当地广大农民群众。同时,佳县也是中国人民银行诞生地,有利于金融学子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精神。
2023年7月28日至8月7日,炬小星链动五道口金融学院赴陕西实践支队开展调研,主题为“红旗助振兴,黄土金融行”。本次实践旨在研究佳县将红色资源转化为优势产业的先进经验,学习当地的金融业创新发展思路,引导同学们将所学专业知识用于服务乡村产业振兴和乡村经济发展。
行程介绍
8月4日,同学们参观完沐光助学公益工程首个试点院校省商务技术学校后展开了关于乡村振兴新篇章相关座谈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在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目标定位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能种地、会养殖、可生存”,到21世纪伊始的“助流动、富物质、优基建”,再到现如今“兴产业、育人才、植文化”的重大突破。
进展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
下午,支队来到沐光助学公益工程首个试点院校省商务技术学校。这所学校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响应者和实施者。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服务国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秉承“做有希望的学校,办有特色的教育”的办学宗旨,积极开展教育创新,服务乡村振兴!为陕西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同学们在了解后得知,乡村振兴与职业教育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乡村振兴需要职业教育的支持。乡村的发展离不开职业技术人才的支撑,实施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各个方面。职业教育能够提供大量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满足农村实际发展过程中多方面的发展需要,推动产业融合、产业结构调整、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进而为乡村地区实现振兴提供支持。
另一方面,职业教育也需要乡村振兴这一过程为其拓宽发展的空间激发更大潜力。当前职业教育生源短缺,农村人才可提高其生源质量和数量,职业教育也能为农村企业和农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要实现长期的发展,必须积极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不断发展自身,不断助力国家经济发展。在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中优化专业结构、促进人才培养,实现高质量发展。
观摩应用教育,感悟实践育人
随后,实践支队来到了学校内部,观职业教育,习应用技术。同学们在学校先后参观了机电一体化等应用型专业。通过亲身参观、亲身体验,同学们在参观活动中深刻明白了职业教育中复合与应用的重要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推进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调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二十大报告将“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整合到一起进行系统谋划、一体推进、协同创新,这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最大程度释放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整体效应。
协同职院欣清韵,共谋乡振新篇章
最后,实践支队在学校会议室进行了关于乡村振兴新篇章的重要讨论。学校老师热烈欢迎了五道口金融学院师生的到来,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陕西省中职生一对一沐光助学公益工程项目的开展情况,并与同学们就相关内容展开了讨论。
双方一致认为,乡村振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借助高校的力量持续深化乡村振兴战略。最后,双方立志助力乡村振兴事业蓬勃发展,为人民服务,实现共同的目标。
实践感悟
对于本次实践活动,每位参与到其中的成员都获得深刻体会,认识到了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也产生了很多新的想法。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大家的感悟。
支队成员陈信鹏:
在实践中,我深刻领悟到,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既需要数以万计的顶尖大师、领军人物攻克“卡脖子”问题,同时也需要数以亿计的技术技能人才解决“卡身子”“卡腿”问题。“卡脖子”不行,“卡身子”“卡腿”当然也不行。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产业链虽有上中下游之分,但实现产业链功能的各类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没有上中下之分。上游不给力,就会发生“卡脖子”;中游不给力,就会发生“肠梗阻”;下游不给力,就会发生“足坏疽”。而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则是将设计变成产品、产品变成商品、创新变为现实、技术转变为生产力,就是解决“卡身子”“卡腿”的问题,既不可或缺,更不可替代。
支队成员刘传蛟:
知识和技术可以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路线,但在我国这样一个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的经济体里,要实现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不可能大规模走引进路线,必须坚持把技术技能人才放在自己培养的基点上。职业教育战线要心怀“国之大者”,守正创新,坚持“以产引教、以产定教、以产改教、以产促教”的发展模式,始终如一坚持产教融合发展方向。
继续探索共建模式
”下一步,陕西省中职生沐光助学公益工程项目部将以此次交流学习为契机,不断探索“公益工程+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共建模式,丰富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公益工程以及社会实践的渠道,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在社区治理和服务中的积极作用,为汇聚青年力量,不断为推动青年志愿服务建设贡献一份力量。“沐光助学公益工程负责人刘文军这样说。
【关闭页面】